close


最近常去逛的店歇業了,之後就好少到那邊晃啦,

可是朋友一直問我24H世界史 那裡買比較便宜!

上網幫他查了世界史 相關的評價,推薦,開箱文,價格,報價,比較,規格,推薦那!

經過多方比較後,發現世界史 居然曾造成搶購熱潮,

價格也很實在,重點是買的安心,到貨的速度還滿快的,

不用出門送到家。還有超級大重點,比超商便宜!!

一拿到之後為之驚艷,世界史 CP值超高!。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交換禮物



      《世界史》A World History

      暢銷五十餘年的經典著作.歷史研究案頭必備
      美國各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最愛

      為什麼學歷史?為什麼研究世界史?來自一位歷史學家窮盡一生的解答。

      「我們定當窮盡祖先留給我們的語言及智慧,相信必能找出滿足所有人、在所有時空下都成立的真理。」──麥克尼爾

      宏觀世界史研究第一人麥克尼爾集結一生研究心血之作,開創史學新論述。

      全書收藏一○九張圖表,
      標記人類五千年的歷史年表,涵蓋全球五大洲的地圖故事,
      記錄四大文明交融的痕跡。

      威廉.麥克尼爾這部廣受好評的單冊世界史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而且網羅了最近的考古發現。本書涵蓋了文明的所有層面,包括地理、交通、科技與藝術發展,不僅內容包羅萬象,連文字也引人入勝。

      本書也詳盡介紹了現精典限量代歷史,穿插了許多圖片、地圖與年表。此次改版除了將書目提要予以更新外,也針對一九七六年以後世界歷史與文明發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討論。











      哪裡買


        各界好評

        麥克尼爾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而人類歷史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在發展,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歷史確實已成為一個整體……麥克尼爾讓複雜的故事變得簡明易懂。──《歷史研究》、《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作者、英歷史學家 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

        傑出的麥克尼爾教授是《西方的興起》的作者,他的新作再次顯示其廣闊的視野與綜合繁複史事的卓越能力。麥克尼爾尤其善於將各個文明模式串連成一個整體,並解說其中的意義,包括文明之間的學習與衝突,以及全體文明對世界歷史的貢獻。──美歷史學家 喬弗瑞.布魯恩 Geoffrey Bruun

        一部完整的世界史結合了清晰的地圖、插圖和實用的書目指引。──美國西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 阿朗.麥康瑞Aran S. MacKinnon

        麥克尼爾的研究是一部真正的世界史,整合了傳統的西方文明和世界其他豐富的文明。──美國格魯學院教授 詹姆斯.布朗James A. Brown



















      • 熱銷

        作者介紹





        威廉.麥克尼爾 William H. McNeill

        一九一七年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之後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現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

        曾任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開啟宏觀歷史研究的學派。麥克尼爾治學嚴謹,著作等身。一九六三年出版的《西方的興起》享譽全球,更在一九六四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肯定,是一部兼具學術性和通俗性的歷史著作。

        麥克尼爾探索舊世界文明如何相互影響,西方文明在過去五百年間發生的巨變等等,對史學理論發展有莫大的影響。尤其不同於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等人主張文明是個別、獨立地發展,麥克尼爾強調文化之間彼此融合。

        麥克尼爾因其對歐洲文化與科學的卓越貢獻,而於一九九六年成為第一位榮獲荷蘭政府基金會伊拉斯謨斯獎(Erasmus Prize)的美國人。

        麥克尼爾著述編纂的作品多達二十餘部,包括《歐洲的草原疆界》(Europe’s Steppe Frontier: 1500-1800, 1976)、《歐洲歷史的塑造》(The Shape of European History, Oxford, 1974)、《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1976)、《權力的追逐》(Pursuit of Power, 1982)與《舞蹈、軍事操練與人類歷史》(Keeping Together in Time, 1996)。麥克尼爾與其他學者合編了牛津系列叢書,《世界史讀本》(Reading in World History)。







      • 譯者介紹




        黃煜文

        台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氣候變遷政治學》、《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等多部作品。





















      推薦序

      西方霸權的興起,抑或終結?

      台北的商周出版社正在出版重新翻譯的麥克尼爾《世界史》,要求我作一篇介紹。

      這本書在六十多年前出版,轟動一時,成為世界史的標準教科書。麥先生在這本書以前,以《西方的興起》一書著稱於世。這本世界史,也可以說是從西方興起的基礎上,陳述若干非西方文化,各自發展的過程,但是後半段幾乎都是敘述西方文化對非西方文化的衝擊。從這個主題上,麥先生在《世界史》之後,又發表了一連串的著作,分別討論瘟疫、動植物、商業、能源等等,最後歸結到西方的霸權。譯者黃煜文先生中文譯本,文字通順,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值得推薦。

      由於這本書的啟發,後來許多學者開始跳出區域研究或個別文化的研究,分別注意到大文化區之間的彼此交流和影響。例如,有人就討論到,大洋航道開通以後,如何從海上追尋香料, 一步一步走向以兵艦支撐的西方強權。也有人注意到,各地人口的轉移和分散,文化和信仰的傳播與改變。從全球格局看,歷史學家們注意到,自然環境和人類快速交通之後發生的影響,例如,疾病的傳播、瘟疫造成的災害、各地物價落差造成的經濟差異、大區域間的多角貿易、等等。現在的歷史教學與研究,世界史已是顯學。過去以國家歷史為主題的史學,竟在逐漸轉變為全球史觀。從這個角度看,麥先生的書,的確有發啟之功。

      可這本書究竟還是六十多年前多版的名著。到今天,幾乎三個世代累積的知識,對於許多問題已經有更深一步的想法。例如,《世界史》中,各地古代史部份,都因為六十多年來考古的發現,增加了許多資料。麥先生當年提出來的一些綜合理論,有相當部份需要修正。單以中國考古學而論,今天我們對中國史前歷史,其理解的程度有極大幅度的不同。中東考古學、新大陸的考古學、甚至連歐洲地區的考古學,或多或少,都與麥先生的時代所見的古代史,很不一樣。

      麥先生是從西方的興起作為出發點,討論世界的整盤歷史。雖然他沒有種族的偏見、也沒有文化優勢的驕傲,但是這西方中心論還是無法避免的。二○一二年,史丹福大學的一個考古學家,伊恩.摩利斯(Ian Morris)出版了一本《西方的霸權,還在今天?》(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2) 這本書也是討論西方五百年來主宰世界。從書的標題就可以理解: 一方面他還是著眼在西方文化霸權的出現,另外一方面,他又提出疑問:西方霸權是否到今天就要終結?這本書毋寧是麥先生《世界史》的續集,對六十年前幾乎無可質疑的西方霸權,開始討論其如何興起、以及是否已經走到盡頭?

      這本書的論點,是西元一五○○年前,他稱為「東方」的亞洲,和稱為「西方」的歐洲,以各地發展而論,東方並不輸於西方。而一五○○年以後,西方突飛猛進,到今天,東方不僅趕上西方,而且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趨向。他在整部書中的潛台詞,毋寧是拿中國作為西方的對照面。他解釋西方興起的原因,是從地理上的偶然,使得西方可以一步一步從中東逐漸發展,終於主宰了非洲,也佔有新大陸。由於他是西方古典文明的考古學家,在古代的部份著墨不少。他也設法量化各種資料,將東方和西方的發展程度,分別以生活水平和戰備能力,作為對比的指標。這一個方法,從細節上說,不無值得深一步推敲之處,但是這種借用量化對比的方法學,固然有其一定的限度,也有其值得注意的長處。

      麥先生的《世界史》,在台灣曾經有過賈士蘅女士的譯本,不知何故後來絕版了。商周出版社願意重新翻譯,以供台灣的學子作為讀物和教材。當然是好事情。我也盼望商周是不是也找人翻譯摩利斯的新著,兩本書合在一起看,對於我們了解走向今天全球化世界的歷史背景,有比較明確的了解。台灣長期以來,雖然和世界各處商業往來,各處的物質文明進入台灣,也相當程度地改善了台灣的日常生活。但是,台灣心理上的閉關,卻是常常令人擔心。有幾本好的世界史書籍,應當是我們樂見其成的好事。

      《附記》六十年前,我在芝加哥大學讀書,麥先生是我校年輕教授中的新銳明星。我對他十分欽佩;可是因為我的專業是古代史,竟沒有選讀他的課程。一九六七年,香港邀請三位歷史學者,為他們籌畫大學歷史課程。領隊是英國的波特費特爵士,麥先生是中生代,我是隨習的第三代,三人合作,共事一場。這一段香火緣,給我學習機會,終生難忘。這回有此機緣,為麥先生的名著中譯本撰序,是我的榮幸,也借此向二位前輩致敬。

      許倬雲
      匹茲堡 2013年5月2日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推薦序

      世界如同劇場,歷史是部大戲:麥克尼爾《世界史》導讀


      假使有人想找一本中文(或中譯)的西洋通史或世界通史,我建議先到Google,直接搜尋「麥克尼爾」或「William McNeill」就對了。

      麥克尼爾於一九一七年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出生。這個年代難免讓人想起俄國曾經先後發生兩次革命,結果不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都改變了二十世紀的整個世界。麥克尼爾十歲的時候,跟隨家人遷往芝加哥,而後從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八年間,就讀芝加哥大學。日後他回憶說,那段時間曾經讀過《共產主義者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1848年出版),而且多少也感受到馬克思主義(Marxism)中的使命感,不過他始終都沒有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徒。

      這種人生境遇剛好與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1917─2012年)形成強烈的對比。霍布斯邦也在一九一七年出生。由於猶太血緣的背景,他輾轉從埃及、維也納、柏林,最後到倫敦,入籍英國。十五歲時,如宿命的安排一般,他參加了共產黨的青年組織,並且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洗禮,終生不渝。他的著作等身,建構了一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史觀,但有別於共產國家中那套教條化的說法。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順便Google一下,其中有不少中譯的著作,在台灣的銷售量相當可觀。

      麥克尼爾和霍布斯邦這兩位同年出生的史家,分別都成為世界史的名家。他們的觀點不同,卻共享聲名,好比史學界的雙子星,近五、六十年來一直受人矚目。

      麥克尼爾的著作中,屬於通史、宏觀性的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西洋通史或歐洲史;另一種是世界通史。這兩種著作就版本來說,都有各自的起源,然而都在一九六○年代期間發行出版。他的《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首先於一九六三年出版,書名正好與德國思想家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年)的《西方的沒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1918年出版)唱反調。這兩本書的內容對近五百年西方世界的看法,分別為一樂觀,一悲觀。麥克尼爾的樂觀正好呼應了二次大戰後至一九六○年代期間美國的富強,尤其與當時盛行的現代化理論(Theory of Modernization)相互共鳴。難怪這本新書出版相隔一年,便贏得美國政府的大獎。這本書到了一九九三年,作者本人先後增訂了四版,直到今天仍然受歡迎,有人拿它當作教科書或相關考試的用書。假使讀者嫌本書的篇幅過多,讀起來還是費時,不妨讀讀《歐洲史的塑造》(The Shape of European History,1973年出版)。麥克尼爾撰寫這本簡明版的歐洲史,由劉景輝教授夫婦翻譯,中文初版叫《歐洲史新論》(1997年)。而後再修訂,改名為《歐洲史的塑造》(2007年)。

      麥克尼爾的第一部世界通史就是《世界史》(A World History)。這本書的原著於一九六四年殺青,緊跟在《西方的興起》之後一年。內容除了埃及、中東外,還拓展到印度和中國等古文明。不過,純粹就歷史的分期法來說,這兩本通史卻是一致的,那就是:1. 從遠古時代到西元前一七○○年;2. 西元前一七○○年至西元前五○○年;3. 西元前五○○年至西元一五○○年;4. 西元一五○○年之後。然而值得我們好奇的是,麥克尼爾如何把全球幾千年來經驗世界中的史實組織起來,融會貫通呢?在本書的前言中,他雖然已經簡要的表示,但是我還想把他的這段話理解成兩句,以便進一步向本書的讀者說明:

      不管在什麼時代,各種文化之間的世界均衡關係都免不了受到干擾。這些干擾起源於一個或多個中心成功創造出極具吸引力或較大的文明。

      與這些中心直接或間接相鄰的文化,在受這些中心吸引或逼迫下改變了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有時候借用其技術或觀念。但更常見的是調整改變外來事物,使其能平順地與本地文化融合。

      上述這兩句引文中的第一句,與人類學學者的說法有關。麥克尼爾在芝加哥大學就讀時期,曾接受雷德費爾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年)影響。麥克尼爾坦承借用了人類學中「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之說,強調在世界史上數不盡的文化(Culture)裡,有些屬於所謂的「文化核心」。在核心裡,不僅有較多的創造契機,而且有較高超的技術,更有種種地緣上的優勢與交通上的便利。「文化核心」如果能集合種種正面的條件,再配合「文化流」(Cultural Flow),就很可能形成所謂的「文明」(Civilization)。這裡所謂的「文化流」,換成歷史學界中淺顯易懂的行話,其實就是「時變」或「歷史意識」了。麥克尼爾身為史家,當然在應用「文化流」這個觀念時,要有憑有據依照史實,寫得很有「時變」的流動感。另外,在麥克尼爾的「文明──文化」模式中,介於「文明」與「野蠻」(barbarian)之間,有所謂的「文化斜坡」(Cultural Slope)。斜坡上好比梯田一般,有一階又一階水準高低不同的「文化」。就理論的層次來看,這種說法頗能自圓其說,值得參考。不過,可玩味的是,麥克尼爾在這本世界史裡對那些「文化核心」的分析,似乎比較偏向「地理──物質──經濟──科技」等層面的因素,以至於鮮少有「思想──觀念」的影響力。這種觀點可以說,也就是「現代化理論」的世界史翻版。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照拙文:〈麥克尼爾世界史新架構的侷限:兼論「文明」的自主性〉(刊於《當代》第六十七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至於上述引文中的第二句話,涉及「文化」與「文化」之間互動的關係。字裡行間透露著英國史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年)那套「挑戰與反應」的史觀。湯恩比的理論打從《歷史的研究》〈A Study of History〉的前三卷於一九三四年出版後,曾經風靡一時。在歐洲史及世界史的領域裡,湯恩比的名聲不讓艾克頓(Lord Acton,1834─1902年),和魯賓遜(J.H. Robinson,1863─1963年)專美於前。英國史學家艾克頓從十九世紀末年開始主編《劍橋近代史》(Cambridge Modern History),厚實的一套叢書,闡述近五百年來西方的自由民主進步史。同時期,美國史家魯賓遜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開啟西洋史的教學和研究,他所編著的教科書也一度成為美國各大學的典範。麥克尼爾在史學界比艾克頓、魯賓遜和湯恩比至少晚了一輩。尤其值得注意的學術背景中,湯恩比的鉅著出版的時候,麥克尼爾剛好是歷史系的新生。他一方面有意邁出艾克頓和魯賓遜在通史上的權威,另一方面活學活用湯恩比的理論,並且融會人類學學者的文化模式為一爐。當然其中也需要個人智慧,才能成一家之言。

      任何歷史書總是有觀點的,而且有觀點的歷史書才有可能成為佳作。我們應該從觀點的層面深入分析麥克尼爾的著作,而不是把它只當作教科書或考試必備的參考書而已。

      「觀點」這個詞彙讓人比較歡喜,聽起來沒有像「理論」那麼嚴肅唬人。其實「理論」的英文Theory字源來自thea,本意與觀看有關,引申就是觀點了。英文裡的theater,也和這個字源有關,指的是供人觀看的場所,或是事件發生的場所。就前者來說,供人觀看的場所,相當於中文裡的戲院或劇場。而後者,重大事件發生的場所,其中可能指某個戰場或戰區。

      在戰場中有我方和敵方之分。人類的歷史從遠古氏族社會以來,就有自我與他者的認同(identity)問題,因此現實意識與歷史意識也永無終止的互動。如果我們同意戰場(theater)指的是廣義的,有關自我與他者各種衝突的場域,毫無疑問的,我們的世界就如同戰場一樣,而且就語意來說也如同劇場。從戰場到劇場,再到理論,這一切種種都源自「觀看」,所以我們可以說,「觀點」反而比「理論」更貼切現實人生。

      我的書房裡掛著一幅版畫,那是美國一個行動劇團的海報。畫上只有一張面孔,雙眼裡各有一個「see」,畫面全是墨色,張力十足。另外,在畫中頭部上方留白處印有「see the world」幾個字,用紅色呈現,與整幅畫的墨色相襯,非常突出。有一回有位主修文化批評的英國學者來訪,特別喜歡這幅版畫。他說,「the world」要比「globe」(全球),讓人感覺更有人文和文化的氣息。我深表同意。的確,「全球」或「全球史」似乎有些冰冷,好比韋伯(Max Weber,1864─1920年)所比喻的,近代世界在一味地傾向理性化之後結果成為「鐵籠子」(iron cage)。也好比從衛星觀看的地球一樣,美歸美,但看不見人影。怪不得近來有些標榜「全球史」的著作,總是少了人的「主體性」(subjectivity)以及「人們製造歷史」(Men Make History)的感覺。包括麥克尼爾父子在內,他們兩人於二○○七年出版的《文明之網》〈The Human Web〉,反而比不上他之前寫的《世界史》來得有人情味、更像場大戲。

      我對這位英國學者表示,特別受那個see字所吸引。See是種觀點,而world是種種事件發生的戰場或劇場。世界歷史的發生既是讓眾人觀看的,也是作者依個人觀點編撰的大戲。

      周樑楷
      台中青松齋 2013年5月20日
      (本文作者現職台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興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秒殺







      編/譯者:黃煜文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608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特點









    • 作者:威廉.麥克尼爾

      追蹤







    • 譯者:黃煜文








    •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3/6/4


    • 2016秒購商品





    • ISBN:978986272374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世界史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以下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注意:下方具有隨時更新的隱藏版好康分享,請暫時關閉adblock之類的廣告過濾器才看的到哦!!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Zerohedge》報導,美商高盛證券 (Goldman Sachs) 一路往常的在接近年末時分,推出了未來一年的「最佳交易 (Top Trade)」,展望 2017 年,高盛認為首選最棒的交易策略,就是作多美元兌歐元、英鎊。

    Top 1:作多美元兌歐元、英鎊

    在川普 (Donald Trump) 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川普已宣布將擴大美國的基礎建設、增加財政支出,在這樣的前景之下,估計美手機開箱文 國的通膨率將會繼續走揚,美國經濟向好對美元來說,也將構成了上漲動能。

    反觀歐洲市場來看,目前英國脫歐的時間表依然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在民粹主義席捲西方世界的當口,今年 11 月的義大利憲改公投、明年的法國總統大選、德國大選、荷蘭大選,這些因素恐怕都將為英鎊和歐元帶來巨大壓力。

    高盛在該份報告中大幅下修英鎊兌美元目標價,估計未來 3 個月英鎊兌美元將來到 1:1.20、未來 6 個月貶至 1.18、未來 12 個月貶至 1.14,同時高盛繼續維持此前預估,認為英鎊和歐元將在 2017 年底時達到平價,平價水位就是 1.14。

    當然每個交易的背後都會伴隨著風險,高盛認為,作多美元兌英鎊和歐元的 Top 1 策略,最巨大的風險就是歐洲央行 (ECB) 開始縮減 QE 規模,以及英國政府延後啟動脫歐程序。

    Top 2:作多美元兌人民幣

    高盛估計,在美元持續強勢的壓力之下,人民幣匯價指數 (CFETS) 為了兌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美元兌人民幣勢必將出現走高,同時中國市場資本外流的風險,也將會隨之加劇。

    高盛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 12 個月期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NDF) 來作多美元兌人民幣,目前 NDF 的人民幣遠期匯價已來到 1:7.07。

    高盛對此預估,美元兌人民幣匯價未來三個月將貶至 1:7.00、未來 6 個月貶至 7.15、未來 12 個月貶至 7.30。

    而展望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高盛更是大膽預估,人民幣的貶值趨勢將會持續下去,估計 2018 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將來到 1:7.60、至 2019 年底進一步貶至 1:7.65、至 2020 年底將貶至空前新低 1:7.70 關口。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NDF) 近一年來表現圖片來源:Goldman SachsTop 3:作多巴西里爾、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南非蘭特,同時放空韓元、新加坡元

    高盛認為,川普在上任之後將擴大美國基礎建設的政策,將會對一些原物料大宗出口國貨幣構成利好,巴西里爾、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南非蘭特將會出現不錯的套利機會,同時作多這些國家貨幣,還可以對沖掉人民幣貶值的風險,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高盛預估未來 12 個月,美元] 兌將來到 1:13、美元兌俄羅斯盧布至 1:62、美元兌巴西里爾至 1:3.40、美元兌印度盧比至 1:68.5。

    同時高盛亦看壞韓元和新加坡元的後市表現,理由是考量到目前中國負債持續高企,再加上人民幣貶值的陰影壟罩,高盛擔憂,中國很可能引爆一場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由於韓國跟人民幣的連動關係緊密,再加上韓國目前的政治前景不明,估計韓元未來將會繼續承壓,而新加坡為亞洲金融中心,在人民幣貶值的系統性風險壓力之下,新加坡元估計也將出現壓力。

    高盛 2016 年作多巴西里爾、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南非蘭特,同時放空韓元、新加坡元的策略獲得了巨大報酬圖片來源:Goldman SachsTop 4:作多新興市場股市

    2014 年第二季新興市場企業平均每股盈餘 (EPS) 為 101 美元,但是至 2016 年第一季時,平均 EPS 卻崩盤至僅剩 68 美元,但是高盛估計,新興市場企業在經過兩年多來的慘澹經營之後,估計新興市場將會在 2017 年否極泰來。

    高盛看好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估計巴西、波蘭、印度股市,將會在 2017 年中將會大放異彩,建議投資人作多這三大市場之股市。

    另一方面高盛亦警告,在川普「美國利益優先」的貿易保護政策之下,投資人在面對墨西哥、韓國、台灣、中國等地的股市時,都需要非常小心地謹慎應對。

    黑:MSCI 新興市場指數淺藍:MSCI 新興市場以外之新興市場表現深藍:原物料類股表現圖片來源:Goldman SachsTop 5:作多十年期美債平?通膨率 (Break-even Rate)

    高盛預估,除了川普的基礎建設計劃將大幅拉抬美國 2017 年的通膨前景之外,估計歐洲市場的通膨率,也將會觸底回溫,歐、美等西方世界將迎來久違的大通膨時代。

    高盛建議投資人在通膨升溫的當口,作多十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目前十年期美債平?通膨率落在 1.90% 一線,高盛預估該水平將進一步擴大至 2.30%,建議停損水平為 1.60%。

    十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 (Break-even Rate) 今年以來表現圖片來源:Fred註:Break-even Rate 指的是相同年期的公債殖利率與抗通膨債券 (Tips) 殖利率之間的利差,高盛在此一策略的操作上,是作多 Tips、放空十年期美債,藉此對賭 Tips 與十年期美債之殖利率利差擴大。

    Top 6:作多歐洲 STOXX 50 2018 股利互換 (Dividend swaps) 指數

    目前 STOXX 50 2018 股利互換指數落在 112 點,高盛預估 2017 年該指數目標價為 125 點,停損建議停在 105 點。

    註:股利互換是一種衍生性商品,交易雙方得在約定的時間之內,進行多次交換,比如五年為期,期間每半年進行一次交換。

    而在這段時間內,交易一方需在每個週期的固定時間,繳付固定的費用,而另一方則需付出股利,來源或許是選定的某一檔股票,或許是一籃子股票;而由於稅收的優勢,股利互換在歐洲市場可謂是非常盛行。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曹宇帆洛杉磯19日專電)往後在加州來一口大麻就像在台灣來一客泡麵同樣唾手可得,因11月8日加州伴隨美國總統大選舉行的公民投票,有關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提案,獲得過半數同意。

    不過癮君子可別高興太早,放鬆心情哈一管之前最好三思,尤其上班族得小心,別因「吃草」吃太嗨而砸了飯碗,前車之鑑就是科羅拉多州,他們早在4年前就宣布娛樂大麻合法化。

    可是許多公司行號的員工管理規定仍是不動如山,以至於不少週末假日吸食大麻的員工興奮過頭,回到工作崗位驗尿呈陽性反應,於是被開除而捲舖蓋走人。

    殷鑑不遠,加州也不例外。這並非是加州首度由公民票決是否娛樂用大麻合法,6年前也曾交付公投而被否決,關鍵在於提案內容主張,禁止約束員工使用大麻,除非影響員工的工作表現。

    「洛杉磯每日新聞」(Daily News of LosAngeles)報導,當時「加州大麻產業協會」(California Cannabis Industry Association)執行長布萊德雷(Nate Bradley)氣得跳腳說,這是導致全案被否決的「毒藥」條款。

    記取歷史教訓,加州這次的大麻公投案則註明,雇主進用員工前,可向招聘對象實施是否吸食大麻的檢測,在職期間,雇主仍可以檢測他們是否吸食大麻。

    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就算員工上班時間行為舉止正常,依法雇主仍可解雇開除。既然公投結果替娛樂用大麻合法背書,仍授權雇主可依法開除吸食大麻員工,兩者是否相互牴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憲法學教授溫克勒(Adam Winkler)說,大家都以為他們的工作權益受到保障,但實際並非如此。

    他說,在美國,根據聯邦法律規定,雇主不可因性別、種族、年齡、宗教或殘疾,甚至有些州更明定,雇主更不可因性取向、健康因素等,作為不聘任或開除人的條件。

    可是別說吸食大麻的員工不在法律保障之內,目前的法律允許雇主可拒絕沾菸或喝酒的應徵者,而且就算是藥用大麻的吸食者,在職期間行為舉止正常,若檢測呈陽性反應,雇主還是可以叫員工走人。

    去年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裁定,衛星電視業者DishNetwork可依公司權限開除殘疾的總機專員柯茨(Brandon Coats),只因他在非上班時段使用大麻緩解腿部的不適。

    加州弗瑞斯諾(Fresno)的酒莊員工、45歲居民馬林(Raymond Marin)罹患肝病,他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大麻減輕身體疼痛,返回工作崗位向公司據實陳述,並出示醫囑又自願接受檢測,他卻在確定呈陽性反應後立即被開除。

    藥用大麻吸食者的遭遇可說是含冤莫白,顯然美國的勞工權益保障法規的核心精神,其實還是偏向雇主立場,同時也凸顯檢驗技術的有限性,因這些檢測只能斷定是否呈陽性反應,卻不能裁定員工表現是否受影響。

    因此加州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之後,衍生的問題可能不只是健康、醫療或者犯罪防治等,勞資之間的爭端看來也在所難免,但是在法律規範未如人意之前,飯碗還是得好好捧著才是最實際的。1051120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3日電)桃園國際機場預定5年後有3座航廈。桃機公司正研擬使用規畫,考慮依3個國際航空聯盟分配,不但航空公司作業更有效率,也方便旅客轉機。

    桃機第1及第2航廈現在共有55家航空公司使用,明年6月加拿大航空復飛台灣後,將增至56家,第3航廈預計2021年完工後,航空公司使用航廈狀況勢必重新調整。

    現在華航飛北美、澳洲及日本航班在第2航廈搭機,其他在第1航廈:長榮航空集中第2航廈;廉價航空全部在第1航廈;外籍傳統航空公司中,第1航廈有2個航空聯盟成員使用,第2航廈有3個航空聯盟成員使用。

    根據桃機公司規畫,考慮依3個國際航空聯盟做分配,相同聯盟的航空公司分配在相同航廈,航空公司不但節省成本,作業更有效率,也方便旅客轉機。

    現在全球有3大航空聯盟,台灣兩大航空公司中,華航屬於天合聯盟,長榮航空屬於星空聯盟。

    3大航空聯盟中,1997年就成立的星空聯盟有27個成員,其中中國國航、全日空、新加坡航空、聯合航空、土耳其航空、泰國航空及深圳航空飛台灣。

    天合聯盟在2000年成立,共有20個成員,其中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達美航空、大韓航空、荷蘭航空、廈門航空、越南航空飛台灣。

    寰宇一家是在1999年成立,共15個成員,其中飛台灣的有國泰航空、日本航空與馬來西亞航空。

    目前桃園機場第1及第2航廈,可服務的年旅客量分別是1500萬人次與1700萬人次,但去年旅客量已逾3800萬人次,平日航廈人潮已多,假日更顯擁擠。

    桃機第3航廈設計可服務旅客量4500萬人次,預計明年第1季動工,2021年完工啟用。

    桃機公司說,依航空聯盟分配航廈是方案之一,也會請航空公司表達意見,最遲2018年就要定案。1051113

    ★更多相關新聞

    貨運區疑火藥包裝破裂 桃機虛驚
    桃機3航廈招標在即 最高財務主管找無人
    網傳機捷50元票價圖 桃捷:測試參數
    桃機二航廈搭小黃 候車點移位
    增設無障礙設施 桃機打造全球最友善機場

    世界史 推薦, 世界史 討論, 世界史 部落客, 世界史 比較評比, 世界史 使用評比, 世界史 開箱文, 世界史?推薦, 世界史 評測文, 世界史 CP值, 世界史 評鑑大隊, 世界史 部落客推薦, 世界史 好用嗎?, 世界史 去哪買?


arrow
arrow

    pbvrnhnp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